导航栏 ×
你的位置: 作文网 > 发言资料 > 导航

立夏的风俗

发表时间:2025-06-06

立夏的风俗(经典12篇)。

立夏的风俗 篇1

又是一年立夏节。在立夏节那天,有好多习俗,拄蛋就是其中的一项。这不,前几天,我们学校的“拄蛋”比赛热火朝天地进行着。

早自修时,同学们就议论纷纷,有的在互相询问有没有带蛋,带了几个;有的在炫耀自己的“铁蛋”。还有的已经跃跃欲试,急得直跺脚。大课间时,同学们纷纷拿出蛋,去挑战了。我也不甘示弱,拿出一个胖鼓鼓的蛋,自以为很坚硬。我急不可待,马上向朱斌发起进攻,朱斌瞧了一下我的蛋,好像很得意,我十分生气,心想:非把它顶烂不可!我们对好头,向对方顶去,“咔嚓”一声,蛋破了!是谁的破了呢?我一看,是自己的,十分难过,又抬头看看他,只见他笑得前俯后仰,我十分生气,真想训他一顿!为了解气,我一口把蛋送到嘴里,嚼了嚼,咽了下去。嗯,味道真好!与其和其他同学“斗蛋大战”,还不如自己先品尝美味呢!

没了蛋,只得看其他同学的.竞争了。哈哈,教室里一片欢腾的景象,有的正笑得乐不可支,都站不稳了;有的抱着“残壳败蛋”垂头丧气地坐到座位上;有的正在品尝美味,一边吃一连手舞足蹈,还有的正在大战中,他们的眼神稹可怕,似乎要跳出来了!地上也成了蛋壳世界,不计其数的碎蛋壳撒了一地,还夹杂着一些细碎的蛋黄蛋白。这时,又有两位同学在斗了。哇!我们一看,都乐得东倒西歪,一个蛋有两个半拳头那么大,还有一个很小,比我的蛋还要小,但挺尖。战斗开始了,双方都向对方顶出去,不分胜负,持续了十几秒钟,只听“哗啦”一声,一个蛋爆了!手持大蛋的同学手舞足蹈,乐坏了!哈,小蛋变泥了吧!我们心里都这样想着,“哇!怎么回事!”我们被突如其来的喊声吓得呆若木鸡。只见他睁大着眼睛,手里的那个大蛋前头已经皮开肉绽了!噢!原来,大的不一定是强悍的,小的也不一定是懦弱的。

今年的拄蛋活动又让我学到了许多,不仅感受到了拄蛋和乐趣和同学之间的友谊,还使我懂得:做事需要技巧,只有我们仔细揣摩,反复试验,才能取得更大的进步!

拄蛋比赛,明年更精彩!

立夏的风俗 篇2

1、立夏后冷生风,热必有暴雨。

2、草荒荒一时,苗荒荒一季。

3、勤添少给,无料也肥。

4、立夏起北风,十口鱼塘九口空。

5、立夏无雨三伏热,重阳无雨一冬晴。

6、谷子根扩杈,莠草杈扩杈。

7、要想庄稼好,田间锄草要趁早。

8、青草、格荛,强似喂料。

9、猪吃百样草,看你找不找。

10、苗过稀长草,苗过密易倒。

11、毛驴脾气怪,骑着倒比牵着快。

12、糟糠出猪,粪草出鱼。

13、立夏蛇出洞,准备快防洪。

14、不怕使十天,就怕猛三赶。

15、立夏芝麻小满谷。

16、立夏汗湿身,当日大雨淋。

17、一日三挠,等于加料。

18、种在犁上,收在锄上。

19、能驮千斤,不驮偏沉。

20、猪菜切得细,如同加白米。

21、立夏雨少,立冬雪好。

22、干锄湿,湿锄干,不干不湿锄个暄。

23、立夏天气凉,麦子收得强。

24、豌豆立了夏,一夜一个杈。

25、立夏不热,五谷不结。

26、草夹苗,不长苗;苗接苗,不长桃。

27、常喂喂在腿上,现喂喂在嘴上。

28、节气到立夏,就把小苗挖。

29、留苗不长眼,管好也减产。

30、草膘、料力、水精神。

31、立夏的'玉米谷雨的谷。

32、玉米花生继续种,红麻黄姜和芝麻。

33、立夏前后种络麻。

34、立夏小满青蛙叫,雨水也将到。

35、春天恋了苗,秋后收得薄。

36、棉花定了苗,株间快松挠。

37、要想吃小米,谷子羊屙屎。

38、立夏到小满,种啥也不晚。

39、门外无人问落花,绿色冉冉遍天涯。

40、只要牛出满鼻汗,不倒沫也能接着干。

41、一日刷三刷,强如喂芝麻。

42、适时防治枣步曲,一般不宜过立夏。

43、早秧七八九,晚秧四五六。

44、马吃寸草牛吃屑,猪吃糟糠能上膘。

45、麦浇开花灌浆水,防治锈病和麦蚜。

46、移苗要保活,必须带泥坨。

47、小麦开花,蚂蚱跳打。

48、垄里有根草,好似毒蛇咬。

49、种地要三壮:人壮、地壮、牲口壮。

50、高粱稠了难通风,秸倒粒瘪减收成。

51、棉花听着人的脚步长。

52、小时治不净,大了就有抗药性。

53、人凭饭养,畜凭草养。

54、牛栏要通风,猪圈要软松。

55、夏到夏至,热必有暴雨。

56、不怕苗子小,就怕虫子咬。

57、稠谷稀麦,十有九坏。

58、少了不治虫,多了治不净。

59、苹果梨子早疏果,密度适当产果多。

60、立夏雷,六月旱。

立夏的风俗 篇3

一、活动背景

立夏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虽然不是节日,但却有很多的民间习俗。为了让幼儿更好地了解这些习俗,我园特地开展了丰富多样的立夏活动,让孩子感受立夏、感受民俗。

二、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孩子们知道了有关立夏的知识,如立夏的来历,立夏的意义以及立夏的食俗。

2、通过活动,培养孩子们积极向上、健康的心理,成为一名快乐的孩子。

3、激发幼儿对传统文化和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三、活动准备:

茶叶蛋、有关立夏食俗的内容

四、活动内容

先带领幼儿去参观各班的.区域角,再让幼儿观看有关立夏的一些图片,说一说有关立夏的知识及立夏的习俗。

活动形式:中班段集体举行拼蛋比赛

五、活动流程:

主题渗透阶段——经验积累阶段——活动实施阶段——展示分享阶段——活动总结阶段。

(一)主题渗透阶段:

1、向家长和孩子传达本次我们中班段的大主题为“立夏拼蛋”。

2、通过图片和多媒体课件及区域角的展示,让孩子知道立夏的知识,如立夏的来历,立夏的意义及立夏的食俗。

3、请家长配合渗透一些有关拼蛋的知识。

(二)经验积累阶段

1、了解什么时候是立夏节。

五月五日是什么节日?(立夏)

2、了解立夏的来历。

那么,你们知道立夏的来历吗?

(三)活动实施阶段

1、教师生动地讲述有关立夏的知识及宁波人过立夏的传统习俗。

(1)清明过后一个月,就是立夏。这时春去夏来,天气渐暧,越冬小麦已成熟收割,菜园里一片新绿,江浙一带有“立夏尝新”的风俗。这时也是水产品捕捞季节,海鲜、河鲜自然也在“尝新”之列。

(2)立夏节,老宁波的传统习俗是在这一天吃茶叶蛋、“脚骨”笋、罗汉豆、蚕豆糯米饭等。自制这些传统菜,只需花费20来元钱,你不但可以从中了解甬上立夏食谱,说不定还会给全家带来一份新奇。

2、斗蛋比赛(附照片)

同学们,斗蛋又是我们立夏过节的习俗之一。谁能成为我班的斗蛋大王呢?

(1)学生竟猜班级的斗蛋大王

(2)学生介绍斗蛋的方法:一般是用蛋的“小头”碰撞,注意适度用力。

(3)学生提议斗蛋的程序:先四人小组产生获胜者,然后产生每一大组的获胜者,最后在四人中产生班级的斗蛋大王。

最后叶科文同学的大鸡蛋获胜,叶科文同学成为班级的斗蛋大王。

(四)活动展示阶段

视频播放斗蛋的全过程供幼儿欣赏。

(五)活动总结阶段

快乐立夏教学活动虽已结束,但那份快乐的情景久久在孩子们心中回荡,孩子们用自己的话说出自己的心情、自己的思想与情感。

立夏的风俗 篇4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孩子们了解有关立夏的知识,如立夏的来历,立夏的意义以及立夏的饮食习俗。

2.吟诵立夏时节的古诗词,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3.通过活动,陶冶孩子们的情操,培养孩子们的动手实践能力。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有关“立夏”的资料,制作PPT。

2.学生搜集有关“立夏”的来历和诗词。

3.茶叶蛋、各色线、剪刀、有关立夏饮食习俗的内容

教学过程:

一、大家说立夏(可以通过上网、查阅书籍等方式了解)。

具体内容:

1.五月五日是什么节日?(立夏)

2.那么,你们知道立夏的来历和意义吗?(出示课件)

来历:每年四月初一前后(公历5月5~6日之间)太阳到达黄经45度时为农历的立夏节气,立夏在战国末年(公元前239年)就已经确立了,“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

意义:立夏,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5月5日或5月6日,太阳到达黄经45°为立夏节气,中国自古习惯以立夏作为夏季开始的日子,此时太阳黄经为45度,在天文学上,立夏表示即将告别春天,是夏日天的开始,人们习惯上都把立夏当作是温度明显升高,炎暑将临,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

3.四个小组分别上台交流、组长带领小组吟诵有关“立夏”的诗词,师生共同评议。

一组:立夏日忆京师诸弟

唐韦应物

改序念芳辰,烦襟倦日永。

夏木已成阴,公门昼恒静。

长风始飘阁,叠云才吐岭。

坐想离居人,还当惜徂景。

二组:暑旱苦热

宋王令

清风无力屠得热,落日着翘飞上山。

人困已惧江海竭,天岂不惜河汉干。

昆仑之高有积雪,蓬莱之远常遗寒。

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游其间?

三组:立夏

作者:陆游 朝代:宋

赤帜插城扉,东君整驾归。

泥新巢燕闹,花尽蜜蜂稀。

槐柳阴初密,帘栊暑尚微。

日斜汤沐罢,熟练试单衣。

四组:立夏前二日作

作者:陆游 朝代:宋

晨起披衣出草堂,轩窗已自喜微凉。

余春只有二三日,烂醉恨无千百场。

芳草自随征路远,游丝不及客愁长。

残红一片无寻处,分付年华与蜜房。

4.学生生动地讲述有关立夏的传统习俗。

(1) 迎夏仪式

二十四节气教学过程——立夏

“立夏”的“夏”是“大”的意思,是指春天播种的植物已经直立长大了。古代,人们非常重视立夏的礼俗。在立夏的这一天,古代帝王要率文武百官到京城南郊去迎夏,举行迎夏仪式。君臣一律穿朱色礼服,配朱色玉佩,连马匹、车旗都要朱红色的,以表达对丰收的企求和美好的愿望。宫廷里“立夏日启冰,赐文武大臣”。冰是上年冬天贮藏的,由皇帝赐给百官。江浙一带,人们因大好的春光明媚过去了,未免有惜春的伤感,故备酒食为欢,好像送人远去,名为饯春。

崔骃在赋里说:“迎夏之首,末春之垂。”吴藕汀《立夏》诗也说:“无可奈何春去也,且将樱笋饯春归。”在民间,立夏日人们则喝冷饮来消暑。立夏日,江南水乡有烹食嫩蚕豆的习俗。有的.地方还有立夏日称人的习俗。

(2) 尝新活动

在后世,立夏还有尝新等节日活动。如苏州有“立夏见三新”之谚,三新为樱桃、青梅、麦子,用以祭祖。在常熟,尝新的食物更为丰盛,有“九荤十三素”之说,九荤为鲫、咸蛋、螺鰤、鸡、腌鲜、卤虾、樱桃肉等;十三素包括樱桃、梅子、麦蚕(新麦揉成细条煮熟)、笋、蚕豆、矛针、豌豆、黄瓜、莴笋、草头、萝卜、玫瑰、松花。在南通,则吃煮鸡、鸭蛋。

(3) 立夏“称人”

立夏吃罢中饭还有秤人的习俗。人们在村口或台门里挂起一杆大木秤,秤钩悬一根凳子,大家轮流坐到凳子上面秤人。司秤人一面打秤花,一面讲着吉利话。秤老人要说“秤花八十七,活到九十一”。秤姑娘说“一百零五斤,员外人家找上门。勿肯勿肯偏勿肯,状元公子有缘分。”秤小孩则说“秤花一打二十三,小官人长大会出山。七品县官勿犯难,三公九卿也好攀”。立夏秤人会对阿斗带来福气,人们也祈求上苍给他们带来好运。

(4)立夏节,传统习俗是在这一天吃茶叶蛋、“脚骨”笋、罗汉豆、蚕豆糯米饭等。

二、编织蛋套(附照片)

(主持人):同学们,编织蛋套,把茶叶蛋装里面挂在脖子上是立夏小孩过节的习俗之一。每到那一天,小朋友的脖子挂上了妈妈为自己做的漂亮的蛋套,心里美滋滋的。今天,我们就自己动手编织蛋套,看谁的手最巧,编织的蛋套最漂亮。

1.材料:8根线长短相同的线、1根稍长的线

2.做法:一名学生和老师合作示范,同桌合作完成,一名学生拉稍长的线,另一名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编织。把茶叶蛋装在编好的蛋套里,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孩子们很开心。

三、斗蛋比赛(附照片)

(主持人):同学们,斗蛋又是我们立夏过节的习俗之一。谁能成为我班的斗蛋大王呢?

(1)学生竟猜班级的斗蛋大王

(2)学生介绍斗蛋的方法:一般是用蛋的“小头”碰撞,注意适度用力。

(3)学生提议斗蛋的程序:先四人小组产生获胜者,然后产生每一大组的获胜者,最后在四人中产生班级的斗蛋大王。

四、班主任教学活动总结并宣布结束

同学们:快乐立夏主题教学活动虽已结束,但那份快乐的情景久久在我们心中回荡,回味无穷。请你们用自己手中稚嫩的笔写下自己的心情、自己的思想与情感,下节课我们互相交流,

五、选出优秀习作作品做成展板。

立夏的风俗 篇5

已经深夜子时,睡不着觉,索性打开灯。

外面正下着小雨,淋淋一漓漓的,听上去很滋润的样子。

有几声狗叫,有几声鹅鸣,还有几句女人的说话声。

时光嗡嗡地不紧不慢地流逝着。

兴凯湖的浪涛一波又一波地拍打着沙滩,唱着一成不变的催眠曲。太陽睡着了,树林睡着了,小鸟睡着了,只有我无法安眠。

其实也没有什么心思。早就没了任何追求和梦想了。活着,无非就是安静地等待死神光临的那一天,而那一天不久就将到来。

好多亲人、朋友、同学、老乡,好多我认识的人都死了,仿佛从来没有来过这世上一样。

生命、存在,一切的一切,最终都将消失得无影无踪, 象云烟的消散,没有任何意义。

升官发财、娶妻生子、投机炒楼、喝酒聊天,抢地盘夺江山 ,这世俗的所谓的大事小情,深究起来是多么的愚蠢和可笑。

我给自己泡了一杯新茶,看着茶叶在水中的`起起伏伏,嗅着茶叶的清香,一颗心更加的透彻和明亮了。

从此不再装修房子,让它变成至少比我老的老屋,从此就穿洗得发白的牛仔裤,从此粗茶淡饭;

从此逃避社交,囚禁自己,上网、读书、填词、写白开水似的文章;

从此善待亲人、善待朋友、善待自己,善待身旁的一切事物;

从此与世无争,顺其自然地生或死。

立夏的风俗 篇6

哈哈,炎热的夏天就要到了,我可以游泳了,吃冰淇淋了,可以去水之国游乐场了。你知道我怎么知道夏天要到了,你猜猜,因为今天就是立夏。我们可以碰鸡蛋、画鸡蛋、吃鸡蛋了。

下午,我高高兴兴地带着两个鸡蛋来到学校,第一节课要开始了。我的心怦怦地跳,徐老师走进了教室,忽然叫我们都站起来,我感到很奇怪,为什么叫我们站起来。原来是我们太兴奋了,影响了午唱,来来回回的,又被罚站了。徐老师看出了我们的心思,让我们坐下。徐老师说:“以后不可以这样了。”啊又可以碰蛋了。

进入第一环节:展示鸡蛋。有的同学带了鸡蛋,有的同学带了鸭蛋,也有的同学带了鹅蛋……每一个蛋都长得不一样,和我们的人一样,大家把蛋高高举起,我细细的观察我的蛋。蛋是棕色的,上面还有几个点点,我又观察了我前面的柏宣宇的,哇,她的鹅蛋真大,是白色加黄色的,她的鹅蛋足足有两个鸡蛋那么大呀!

第二环节:画鸡蛋。我拿出一个鸡蛋,呀,我手一用力,鸡蛋就破了,我非常伤心,这么好的一个鸡蛋就被我给弄破了,没有办法,本来这个鸡蛋还可以和同学碰的.。可是现在不行了,我只好在鸡蛋破的那边画了一个哭的表情,在后面画一个笑的表情,在左右两边画了喜和怒的表情。哭和笑的表情画地很夸张,鸡蛋哭起来像流水哗啦啦地流,笑起来嘴巴张得比一块大橡皮还大呢。

第三环节到了,就是碰鸡蛋。我的同桌也有一个破了的鸡蛋,我用我的破鸡蛋和她的比。一,二,三,开始!只听砰的一声,我连忙看我的鸡蛋,没有破,一定是她的破了,他说:“你别高兴的太早了,全班还有很多同学呢。”我又去和王雨绮的鸡蛋碰,结果她的鸡蛋也破了,我的还是没有破,真奇怪,难道我的破不了吗?我又去和别人碰,最终我的鸡蛋破了。那是我和朱芯怡碰的时候破的,刚开始我一看她是鹌鹑蛋,我心里暗暗高兴,我必胜。出乎我的意料,最终我却输了,旁边的同学哈哈大笑说,那是石头。我只好把鸡蛋吃了。

立夏这天我真是开心啊,希望下一年的立夏快快来到。

立夏的风俗 篇7

立夏,要吃茶叶蛋、糯米饭,还要拼蛋。我们班就进行了一次有趣的拼蛋活动,每次的蛋王,都有惊喜哦!

早晨,每个同学都带了一个茶叶蛋,有鸡蛋、鸭蛋,其中最硬的要数绿壳蛋了。而我为了能成为本届的蛋王,当然是精心挑选了一个又硬又圆的绿壳鸭蛋喽!

活动开始了,小陆老师先用舟山方言大声喊了句:“立夏吃个蛋,力气大一万!”接着又给我们讲了一些有关立夏的习俗和来源后,宣布拼蛋开始!我们先和同桌拼,赢的人再与别的组获胜的人拼,最后胜出的就是本届蛋王了。我先轻而易举地将同桌的蛋蛋拼的粉碎,接着又把王馨禾的蛋蛋给灭了。轮到和蔡欢欢拼的时候,不知是蛋已经内伤了,还是怎么的`,还不到一秒,只听“咔嚓”一声,我的蛋蛋就光荣牺牲了!嘿!我还没回过神来呢!看着手里破碎的蛋蛋,我简直不敢接受这个事实……最后,李俊义、蔡欢欢、周婕婷等八位赢家进入决赛。“开始”!加油声、叹气声、欢呼声顿时响彻云霄!随着一个个同学的离去,最终,本届蛋王出炉了,那就是周婕婷!

虽然我没有成为蛋王,但是心里还是美滋滋的,这是一次多么有意义的活动啊!

立夏的风俗 篇8

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立夏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吃鸡蛋、鸭蛋或鹅蛋,小孩子们也会在立夏这天画彩蛋,编蛋袋,玩碰蛋。今天,我也在家里画彩蛋,跟别人碰蛋了。

我找了一个完好无损的鸭蛋,拿出画笔,在鸭蛋上做起了“文章”。我画的是一个脸谱,先用铅笔描出轮廓,再用水彩笔和蜡笔勾勒出来。看看这里不好,改改,看看那里不好,又改改。我化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把这蛋给画好了,仔细瞧瞧,好像是舞台上曹操的脸谱。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心里头比吃了蜜还甜。

过立夏,不和别人碰蛋,不过瘾。我挑选了一只蛋壳完好无损的鸡蛋,与姐姐的“蛋宝宝”鸭蛋对战,只听“啪”的.一下,我的“蛋宝宝”碎了,姐姐的“蛋宝宝”也碎了,这一场是平局。

接着,我又找了一个鸭蛋跟姑妈的鸡蛋对战,我的蛋宝宝似乎在说:“主人,我一定会尽自己那坚硬的壳去应战的。主人,我们上吧!”又是“啪”的一声,我看了看自己的蛋,嘿,居然完好无损!我赢了。我的蛋宝宝似乎高兴地说:“哈哈,我们胜利啦!耶!”

立夏的趣事离不开蛋,俗有“立夏吃一蛋,力气多一万”的说法。我想今年立夏,同学们都吃了很多蛋,一定会更好的成长,去贡献社会。

立夏的风俗 篇9

今天是立夏,我起床迟了,等我穿好衣服,爸爸、妈妈都开始吃早饭了。我急忙刷牙、洗脸,跑到餐桌前开始吃早饭。

今天的早饭是黄烧饼煮鸡蛋。奶奶说立夏一定要吃这个,它可以保佑我们健康地度过炎热的夏天。我无奈地望着碗里的黄烧饼,它们已经被泡得软绵绵的,没一点嚼劲,我不吃了。那就喝汤吧!哪晓得里面糖放得太多了,一小口汤差点没甜倒我的牙!

不知道为什么?我今天胃口不太好,一点儿也不想吃太甜的东西,那一口汤被吐了出来。而且,我的'舌头因为昨晚吃黄瓜的时候被咬破了。我站起身,刚准备离开桌子,奶奶着急了,说:“你就吃这么一点,不饿吗?”爸爸听到了,走过来瞪了我一眼,说:“你吃这么一点,不到中午,你肯定会饿!”我不服气地说:“我一点也不饿。”爸爸真生气了,严肃地说:“那你午饭之前不准吃东西。”我毫不示弱,坚定地说:“好的。”老爸脸都气红了,随手把桌上的蛋网一拎,准备出门。

“啪!啪!啪!……”一声声清脆的响声把我们都震住了。原来,爸爸把蛋网拿反了,蛋全都撒了出去,重重摔在了地上,蛋全都破了。这些可是我要参加斗蛋比赛的宝贝呀!一刹那,我的眼泪流了下来。妈妈只好帮我换了一网蛋。也许是走得太急,也许是太生气,爸爸出门时蛋网又往墙上一撞,我的心跟着也碎了,我的蛋又报销了。

20xx年的立夏早晨真是太不顺利了,这个早晨我终生难忘!

立夏的风俗 篇10

早秧七八九,晚秧四五六。

早一把,晚七根,糯稻田里打独身。

立夏三日正锄田。

锄板响,庄稼长。

棉花听着人的脚步长。

要想庄稼好,田间锄草要趁早。

头遍苗,二遍草,三遍四遍顺垄跑。

头遍高粱,二遍谷,三遍棉花要深锄。

盐碱地,勤中耕,才有季季好收成。

见草锄草工夫到,才能保证收成好。

无雨锄地,有雨补苗。

苗子不全,及早补填。

移苗要保活,必须带泥坨。

一边一铁锨,末后连窝端。

多带老娘土,阴水两把捂。

苗子补严,间定莫慢。

春天恋了苗,秋后收得薄。

草荒荒一时,苗荒荒一季。

苗荒甚于草荒。

草夹苗,不长苗;苗接苗,不长桃。

苗荒苗,不结桃。

留苗过稀,后悔莫及。

苗过稀长草,苗过密易倒。

高粱稠了难通风,秸倒粒瘪减收成。

稠倒高粱稀倒谷。

稠谷稀麦,十有九坏。

稠谷好看,稀谷吃饭。

不稀不稠,才能丰收。

适当密植不误地,一季收成顶两季。

不稀不稠庄稼旺,秋收到来粮满仓。

留苗不长眼,管好也减产。

拣苗如上粪。

谷茎圆,莠茎扁,莠草脆硬,谷叶绵。

丰产不丰产,全靠掏垄眼。

要想虫害少,除尽田边草。

地边锄杂草,病虫都减少。

地湿温低苗病重,深锄勤锄病减轻。

春锄杂草少,夏锄棉苗好,秋锄如拾金,冬穿新棉袄。

不怕苗子小,就怕虫子咬。

苗要好,除虫早。

治虫没有巧,治早治小又治了。

少了不治虫,多了治不净。

小时治不净,大了就有抗药性。

先涝后旱,蚂蚱成片。

杈多株矮心皱肿,玉米得了病毒病。

苹果梨子早疏果,密度适当产果多。

三三见九少,二五一十多。

枣步曲,危害大,防治不能过立夏。

立夏不下雨,犁耙高挂起。

立夏蚯蚓出,麦子麦芒生,昼夜灌浆忙,又是好收成。

立夏的风俗 篇11

我还沉浸在春的千娇百媚里吗?时光的画轴已经忙不迭地铺开:才三月桃花灼灼,转眼清明桐花绚烂至极致,而四月末梢的风里,一树一树的晚樱纷纷落。立夏,便携带了这一季的满身花雨又归来。

立夏。夏之初始。当中有多少美妙的景致,又有多少莫名的欢喜?我只在轻轻念起的时候唇角已经扬起微笑了,还要去说孩童时候母亲围兜里煮熟的鸡蛋吗?那时候的鸡蛋不像现在这样普遍,大凡都小心翼翼地存放起来卖了买其他日用品,母亲笑呵呵地递给我们的时候真是觉得又奢侈又金贵,拿在手里,看着,掂着,好久也舍不得吃。

“立夏吃鸡蛋,石头能踩烂”,长大之后才知道这是立夏的习俗,当我沿袭着也煮了鸡蛋,剥开,哪里能吃出旧时的鲜美味道?时光却一下子被拉了回去,那时年少春衫薄,我还不曾如此感怀春逝对不对?约了伙伴,单车骑得有多快啊,乡野里到处都是我们清澈的笑,眉眼里映得的也全是喜悦,看吧:田野里油菜花已落,路边槐花开得腻人,紫藤蔓沿围墙缠缠绕绕,最喜欢池塘边的紫色鸢尾,又优雅又明媚;还有老屋前的蔷薇,粉的,白的,绯的,浩浩荡荡地沿着古旧的墙壁攀援着,绽放着,仿佛燃烧的花海,暴烈而缤纷。立夏过后的景色太美了是不是?满眼的绿,满眼的花儿繁盛,还不止啊,蝼蛄鸣,蚯蚓出,鸟儿正唧啾,流萤漫天舞。清亮极了,生动极了。

那时候的我们怎会去欣赏这样景致?只满心在田野里一天到晚地厮混,顾不上吃饭,甚至还是顽劣的。脱了鞋子,赤着脚走在新插的稻田边,田埂上留下一个一个参差不齐的脚印不说,还不时附下身说要去田里抓蝌蚪抓泥鳅。蝌蚪泥鳅没抓到,倒经常被轻轻滑过的小蛇吓得面容失色,便慌慌张张地跑开,一不留神已经狠狠地摔倒。伙伴们哪里会来扶一把啊,站在一旁,笑到没心没肺,还抓了蝼蛄抓了蚯蚓扔到面前来,仿佛不落井下石决不罢休。那一刻,哭声,笑声,不着痕迹地融合在一起,又青春又稚气。

最想念那时候的笑,明丽动人的,无忧无虑的,仿佛可以删减日子里所有的纷纷扰扰,让心作短暂的停留。黄昏时候和先生出去散步,风里滑过浅浅的暑气,不知名的虫儿伏于路边的茶林中旁若无人地唧唧复唧唧,别有一番韵味,想起稼轩有诗“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夜里的蝉声也应该如“梵阿玲上奏着的名曲”吧,可是,此刻,蝉声在哪里呢?我轻轻笑起,夏天才刚刚开始不是吗,不久后的某一天,它们会开始它们那盛大的交响乐的,连同“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美妙一起。

明人《莲生八戕》中“孟夏之日,天地始交,万物并秀”说的也是眼前的这片茶林?才几天不见,茶树上的茶叶已经褪去了春天时候的羞涩,开始争先恐后地疯长,齐刷刷地从修剪平整的茶树上冒了出来,那一个个芽头嫩绿的,葱茏的,入眼的瞬间已是生机无限,直让人想立刻伸手去摘。难怪有谚语“谷雨很少摘,立夏摘不辍”,这一大片的茶叶,怎来得及摘?

来不及摘也要摘的是吗?那时候还没有采茶机器,大多是手工采摘,母亲总是在天还没亮的时候便下床开始准备。匆匆吃早饭,叫了隔壁的婶婶,背起茶篮就出发,那身影说多利落就有多利落。不上学的时候,我也会跟在母亲的身后去采茶。可是年少的`性情哪会长久,起初用心地摘,后来什么时候开始在茶林里侍花弄草、和同伴追逐嬉戏也不知道。那哪里是采茶啊,分明是找了很好的借口出来玩吧,还去爬树,钻水,偷偷地摘酸甜酸甜的青梅吃,早乐不思蜀了。

这些记忆啊,多么鲜活,多么美好,但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母亲在微熹初露的时候已经摘了满满的一篮,而是她无暇顾及擦去的额上的汗珠。我看见的那一刻,晨光恰好映在她的脸上,连汗珠也开始熠熠生辉起来,瞬间动人极了。多年之后的今天,它这般旖旎地出现在我的回忆里,如同岁月的光。

立夏之后的夜里总有梦,平淡的光影在折叠:茶林、老屋、瓜田、水牛,草儿肆意拔节,花儿日益繁盛,有蝉鸣,有青蛙噗通跳入月光下的水里,涟漪荡开……孩童时候的嬉闹声终这样遗失在旧时的池塘边,那些对土地和自然怀有的情感,微小,却珍贵无比。

立夏的风俗 篇12

春天慢慢地转过身子,把嫩绿的心事托付给另一个季节,五月,我们迎来了立夏节。为了让孩子们充分感受立夏的传统习俗,体验节日的愉悦气氛,5月5日、6日,春晓街道幼教开展了立夏主题系列教育活动

蛋壳上的七彩立夏

用我的创意,美化我的立夏蛋。瞧,一颗颗普通的蛋在孩子们的手中变得绚丽多彩,栩栩如生,整个教室和走廊里盛满了大大小小的“艺术蛋”。活动中很多作品都融入了幼儿对生活的体验和感悟,也使孩子们深深体会到变废为宝、美化生活的意义。

别开生面的斗蛋赛

“立夏胸挂蛋,孩子不疰夏。”早上来园孩子们胸前挂上了家长亲手编织的五彩蛋套,神气十足,蛋套网着各式各样的立夏蛋。有的班级孩子还收到了老师精心编织的幸运绳,五颜六色套在手腕里,整个校园里都充满了浓浓的立夏风情。对孩子来说,立夏的斗蛋游戏最难忘,在老师讲解完规则后,孩子们便迫不及待开始相互比试了,有的孩子小心翼翼地捂着自己几经挑选的`蛋开始寻找伙伴,有的孩子兴奋举起自己胜出的蛋,继续再战,直至最后成为“蛋王”……教室里此起彼伏的“砰砰”声,孩子们充已全然沉醉在斗蛋的快乐与激情中。

趣味称人,快乐童年

立夏当天,长辈们一定会簇拥着孩子,找个磅秤称一称,期待夏天不会“瘦夏”。幼儿园老师也为孩子们准备了大竹篮,瞧,孩子们一个个坐在里面哈哈大笑,宛如所有童年的快乐都承载在这个温暖的竹篮里,立夏也是孩童的节日。

“剥来剥去”收获多

“吃倭豆米饭,眼睛像倭豆那般乌亮。”为了让孩子们在实践中探知、发现,全园进行了“剥笋”和“剥倭豆”的实践活动,部分班级的种植园地也收获了,食堂阿姨为小朋友准备了别致的立夏饭,配着自己剥的笋和倭豆,孩子们吃得津津有味。

暖暖的立夏,带给孩子们的不仅是童年的欢乐,更是传统文化在每个幼小心灵中的传承,同时也为我街道的生活化绘画园本课程增添了勃勃的生机和盎然的情趣。相信这些传统节日习俗的乐趣一定会在孩子的童年生活里留下许多幸福的回忆。

文章来源:http://www.ai679.com/fayanziliao/431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