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栏 ×
你的位置: 作文网 > 发言资料 > 导航

中考各科知识点整理

发表时间:2025-04-12

中考各科知识点整理(汇总七篇)。

中考各科知识点整理 篇1

3地理复习主要知识点

1、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地区,全年高温多雨。

2、热带草原气候:主要分布在非洲和南美洲赤道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终年高温,一年中有明显的干季和雨季。

3、热带季风气候:以亚洲南部、东南部的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最为显著。这种气候终年高温,一年中也可以分为旱雨两季,风向随季节而变化。旱季,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干旱少雨;雨季,风从海洋吹向陆地,降水集中。

4、热带沙漠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和内陆地区,这种气候降水量稀少,终年炎热干燥,地面有大片的沙漠。

5、温带和*带季风气候: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地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大致以1月平均气温0℃等温线为界,此线以北为温带季风气候,以南为*带季风气候。

6、地中海气候:主要位于大陆西岸的中低纬度地区,以地中海沿岸分布最,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7、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在中纬度内陆地区,冬冷夏热,气温变化大,降水量较少,集中夏季。

8、温带海洋性气候:位于中纬度地区大陆西岸,以欧洲西部分布最广,温和多雨,气温和降水的年变化比较小。

9、自然资源: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土地、阳光、水、矿产、森林等,都是自然资源。按其形成的特点,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可再生资源;一类是非可再生资源。可再生资源,是指在较短时间内即可再生,或是可以循环使用的资源;非可再生资源,是指在人类历史时期,用完了就不能再生产的资源。

中考各科知识点整理 篇2

1、实验室氧气:2KMnO4=====2K2MnO4+MnO2+O2↑


2KClO3=======2KCl+3O2↑


2H2O2=======2H2O+O2↑


2、实验室制氢气


Zn+H2SO4===ZnSO4+H2↑(常用);Fe+H2SO4===FeSO4+H2↑


Mg+H2SO4===MgSO4+H2;2Al+3H2SO4==Al2(SO4)3+3H2↑


Zn+2HCl===ZnCl2+H2↑;Fe+2HCl===FeCl2+H2↑


Mg+2HCl===MgCl2+H2↑;2Al+6HCl===2AlCl3+3H2↑


4、实验室制CO2:


CaCO3+2HCl==CaCl2+CO2↑+H2O

中考各科知识点整理 篇3

1、空气:氮气(N2)和氧气(O2)


2、水煤气:一氧化碳(CO)和氢气(H2)


3、煤气:一氧化碳(CO)


4、天然气:甲烷(CH4)


5、石灰石/大理石:(CaCO3)


6、生铁/钢:(Fe)


7、木炭/焦炭/炭黑/活性炭:(C)


8、铁锈:(Fe2O3)

中考各科知识点整理 篇4

1、O2:分离液态空气


2、CO2: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CaO+CO2↑)


3、H2:天然气和水煤气


4、生石灰: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CaO+CO2↑)


5、熟石灰:CaO+H2O==Ca(OH)2


6、烧碱:Ca(OH)2+Na2CO3===CaCO3↓+2NaOH

中考各科知识点整理 篇5

1、CO2(CO):把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2、CO(CO2):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3、H2(水蒸气):通过浓硫酸/通过氢氧化钠固体


4、CuO(Cu):在空气中(在氧气流中)灼烧混合物


5、Cu(Fe):加入足量的稀硫酸


6、Cu(CuO):加入足量的稀硫酸


7、FeSO4(CuSO4):加入足量的铁粉


8、NaCl(Na2CO3):加入足量的盐酸


9、NaCl(Na2SO4):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


10、NaCl(NaOH):加入足量的盐酸


11、NaOH(Na2CO3):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钙溶液


12、NaCl(CuSO4):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钡溶液


13、NaNO3(NaCl):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


14、NaCl(KNO3):蒸发溶剂


15、KNO3(NaCl):冷却热饱和溶液.


16、CO2(水蒸气):通过浓硫酸.


  八、化学之最


1、未来最理想的燃料是H2.


2、最简单的有机物是CH4.


3、密度最小的气体是H2.


4、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物质是H2.


5、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H2O.


6、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是原子.


7、PH=0时,酸性,碱性最弱.


PH=14时,碱性,酸性最弱.


8、土壤里最缺乏的是N,K,P三种元素,肥效的氮肥是尿素.


9、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


10、最早利用天然气的国家是中国.


1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


1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


13、空气里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


14、空气里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氮.


15、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化石燃料是煤,石油,天然气.


16、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碳

中考各科知识点整理 篇6

2中国的自然资源

1、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是:自然资源丰富、人均占有量不足。

2、水资源分布:南多北少。(而耕地分布却是南少北多)。

①解决这种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措施是跨流域调水---------南水北调。②解决水资源的时间分布不均的措施是加大兴修水利工程(如修水库等)。③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是最为直接、有效的措施。

3、土地资源:我国土地资源现状:耕地、林地比重小,难利用的土地比重较大,后备土地资源不足。因此“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A、耕地的分布: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盆地和低缓的丘陵地区。

B、草地的分布:主要分布在北方干旱和半干旱的高原和山地、以及青藏高原区。

C、林地的分布:主要集中在东北、西南和东南部的山地。

4、有色金属:湖南娄底冷水江锡矿山-----锑矿,衡阳常宁水口山-----铅锌矿。

5、舟山渔场为我国第一大渔场。长芦盐场为我国的盐场。

中考各科知识点整理 篇7




1、我国古代三大化学工艺:造纸,制火药,烧瓷器.


2、氧化反应的三种类型:爆炸,燃烧,缓慢氧化.


3、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分子,原子,离子.


4、不带电的三种微粒:分子,原子,中子.


5、物质组成与构成的三种说法:


(1)、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2)、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


(3)、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6、构成原子的三种微粒:质子,中子,电子.


7、造成水污染的三种原因:


(1)工业“三废”任意排放,


(2)生活污水任意排放


(3)农药化肥任意施放


8、收集气体的三种方法:排水法(不容于水的气体),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向下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


9、质量守恒定律的三个不改变:原子种类不变,原子数目不变,原子质量不变.


10、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三种方法:增加溶质,减少溶剂,改变温度(升高或降低).


11、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的三个条件:生成水、气体或者沉淀


12、三大化学肥料:N、P、K


13、排放到空气中的三种气体污染物:一氧化碳、氮的氧化物,硫的氧化物.


14、燃烧发白光的物质:镁条,木炭,蜡烛.


15、具有可燃性,还原性的物质:氢气,一氧化碳,单质碳.


16、具有可燃性的三种气体是:氢气(理想),一氧化碳(有毒),甲烷(常用).


17、CO的三种化学性质:可燃性,还原性,毒性.


18、三大矿物燃料:煤,石油,天然气.(全为混合物)


19、三种黑色金属:铁,锰,铬.


20、铁的三种氧化物:氧化亚铁,三氧化二铁,四氧化三铁.


21、炼铁的三种氧化物:铁矿石,焦炭,石灰石.


22、常见的三种强酸:盐酸,硫酸,硝酸.


23、浓硫酸的三个特性:吸水性,脱水性,强氧化性.


24、氢氧化钠的三个俗称:火碱,烧碱,苛性钠.


25、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生成的三种氧化物:氧化铜,水(氧化氢),二氧化碳.


26、实验室制取CO2不能用的三种物质:硝酸,浓硫酸,碳酸钠.


27、酒精灯的三个火焰:内焰,外焰,焰心.


28、使用酒精灯有三禁:禁止向燃着的灯里添加酒精,禁止用酒精灯去引燃另一只酒精灯,禁止用嘴吹灭酒精灯.


29、玻璃棒在粗盐提纯中的三个作用:搅拌、引流、转移


30、液体过滤操作中的三靠:(1)倾倒滤液时烧杯口紧靠玻璃棒,(2)玻璃棒轻靠在三层滤纸的一端,(3)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


31、固体配溶液的三个步骤:计算,称量,溶解.


32、浓配稀的三个步骤:计算,量取,溶解.


33、浓配稀的三个仪器:烧杯,量筒,玻璃棒.


34、三种遇水放热的物质:浓硫酸,氢氧化钠,生石灰.


35、过滤两次滤液仍浑浊的原因:滤纸破损,仪器不干净,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36、药品取用的三不原则: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闻药品的气味,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37、金属活动顺序的三含义:(1)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在水溶液中越容易失去电子变成离子,它的活动性就越强;(2)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里的氢,排在氢后面的金属不能置换出酸里的氢;(3)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38、温度对固体溶解度的影响:(1)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2)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3)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39、影响溶解速度的因素:(1)温度,(2)是否搅拌(3)固体颗粒的大小


40、使铁生锈的三种物质:铁,水,氧气.


41、溶质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


42、影响溶解度的三个因素:溶质的性质,溶剂的性质,温度.